在北方紫薯不好储藏,常发生大量腐烂,红薯贮藏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旧式薯窖内温湿度不好控制,近,我乐农紫薯合作社的员工,万善乡马王段村的马涛研究出一个很好的紫薯贮藏方式,半地下日光窖。
其形状像土层,分上下两部分。地下挖成深一米,宽两米;地面四周围墙,墙厚六十厘米,高90—130厘米;山墙高130—150厘米。窖顶盖草,前坡短,后坡长。向阳坡留一长方形的窗口,一般窗口长是窖长的三分之一多。窗口上铺盖塑料薄膜,便于透光。
向阳坡薄膜用来调节窖内温湿度。把经过挑选的红薯放人窖内后可为两个阶段来调节温湿度:
(1)红薯愈伤组织形成期。在气温13—40℃,湿度88—93%的条件下,约2—25天完成。这一阶段不宜太长,3—4天内好,湿度为92—98%,气温36—40℃。然后迅速降温,在第四天,气温应降至23℃下。(2)安全贮藏期。薯堆内的温度,应迅速降到12—18℃。一般前期保持在15—17℃,中、后期在12—14℃,不能比8℃低。薯窖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7—96%。薯块含水量一般在66—83%。这时,温度高易感染黑斑病,温度低易受冻害感染软腐病。湿度降低,红薯损失量大。
这种紫薯储藏方式受到了附近紫薯种植户的喜爱,他们很多人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