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县,只要你提起万善乡马王段村马珂,大家都知道这个有钱人。这个村的人为什么这么有钱?他们是怎么发家的?
马王段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村,这里的土地多为沙质土,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非常适合种植紫薯,但在2005年以前却没人敢种。“村民心里没底儿呀:一是害怕种不出来,二是担心种出来没人要”,想起当年的情景,马珂记忆犹新。
为了打消村民们的疑虑,2005年,村“两委”班子经过仔细考察,决定从冠县乐农紫薯专业合作社,引进紫薯苗子。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村里除了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外,还大打季节牌,进行错时种植。经过7年多的大胆实践,马王段村已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棉花作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牲畜养殖和特色农业,把西瓜、紫薯、蔬菜等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经济作物来培育,不断壮大村级经济实力。2012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09年的8900元提高到1300元,集体收入也由2009年的16.8万元增加到近23万元。
“你要跟人说是紫薯村马王段的,那种自豪感真不是吹的。为啥?村民们挣钱了、有面子了、底气足了呀!”马珂说这话时带着山东汉子的那股豪爽劲。
“今后还要再增加一些特色农产品”
目前,马王段的紫薯种植面积已经从2009年的1800亩扩大到近4000亩,三分之一的村民加入到了种植紫薯队伍中,仅紫薯一项,平均每年给全村农民增收带来4到7万元的贡献。
“今后我们要树立精品意识,从紫薯的质量和包装上做文章,努力提高紫薯的附加值,把它作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抓实抓好。种紫薯只是我们村的一个起步,我们还会根据市场行情,再增加一些有特色、效益高而且收入稳定的农产品”,马珂说。
紫薯村马珂认为,农民种什么关键在于综合效益怎样,现在农产品市场不稳定因素比较多,农民种地必须要具备市场风险意识,不能光靠押宝的思路去种地,一定要结合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去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