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紫薯深加工 |
紫甘薯滞销原因分析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www.zishugy.com 发布时间:2011/11/11 阅读:4409次 【字体:大 中 小】 |
一般来讲,市场状况受生产成本、供求关系、相关产品价格、消费偏好、市场预期等多因素的影响,具体到今年紫甘薯滞销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 紫甘薯面积和产量增加 2011年各地紫甘薯有增有减,全国总产量有一定增加。根据体系调查和专家分析判断,2011年主产区面积和产量分别比上年增加450万亩左右和400万吨左右。华北区(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东北区(黑龙江、吉林)紫甘薯面积共增加320万亩左右,总产增加300万吨左右;西北区(宁夏、甘肃、青海)面积并未明显增加,由于5-7月份没有降雨,有较大幅度的减产,总产减少100万吨左右;南方区(云南、四川、湖北、重庆)面积增加130万亩左右,总产量增加200万吨左右。 2. 今年紫甘薯大幅增产和降价的预期增强 2010年紫甘薯价格偏高,会调动紫甘薯种植的积极性,人们对今年紫甘薯增产和降价已经有了预期,调查结果表明,今年内蒙古紫甘薯滞销事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预期。 (1)内蒙古紫甘薯企业化种植者在今年紫甘薯大量上市前期对市场形成了一定冲击。今年内蒙古紫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企业化种植户发展的喷灌圈,这些新进入的生产者对投资紫甘薯生产具有盲目性,甚至很多对紫甘薯生产和市场了解甚少,加之其资金使用成本和紫甘薯生产成本都远远高于一般种植户,他们在紫甘薯收货后急于出售、回笼资金的欲望非常强。企业化种植户紫甘薯收获时间普遍比一般农户要早,紫甘薯收货后市场价格不理想,于是自己跑终端市场销售,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混乱,导致中间收购商不敢收购。 (2)内蒙古紫甘薯滞销问题的舆论宣传强化了中间商紫甘薯降价的预期,使局部问题扩大化。西北、华北、西南等地的很多产地收购商认为,内蒙紫甘薯滞销问题宣传有些过度,直接给销售市场尤其是中间商以今年紫甘薯过剩严重的印象,担心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从而不敢正常收储,也带动其他区域的价格下降、客商或跑内蒙或就地持币待购。 3. 替代品和加工品价格下降 (1)其他大宗蔬菜价格下降。据新发地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8、9、10月份蔬菜的加权平均价不仅低于去年同期,甚至还低于前年同期。上市量较大的大宗蔬菜价格大幅度下降使得蔬菜的总体价格即加权平均价明显下降。另外,今年北方地区秋、冬季的转换相对比较温和一些,没有出现突然间的强降温现象,为蔬菜的正常生长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淀粉价格大幅下跌。紫甘薯加工产品主要是紫甘薯淀粉,近期国内紫甘薯淀粉销售价格迅速下滑,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区的紫甘薯淀粉价格已经从上半年高时的12000元/吨跌至目前的5000元/吨左右的价格,价格跌去了6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