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植技术 |
导致紫甘薯种植地产劣质的主要原因分析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www.zishugy.com 发布时间:2014/9/23 阅读:1964次 【字体:大 中 小】 |
目前,许多地方的紫甘薯多种在干旱、土层薄、肥力低的差地,有些地方则是连年种植紫甘薯,土壤得不到轮作和休闲,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降低,土壤的水肥条件满足不了高产紫紫甘薯的生长要求,这是紫甘薯低产劣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研究,紫甘薯生长期长、所需养分较多,每亩目标产量3吨鲜薯,约需15公斤纯氮(N)、12公斤五氧化二磷(P2O5)、24公斤氧化钾(K2O)。总的施肥原则是平衡施肥,促控并重,掌握前期攻肥促苗旺,中期控苗不徒长,后期保尾防早衰,具体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又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一般来说,由于紫紫甘薯多种在沙壤土或瘦地,所以,要注重早施重施,并多施有机肥和草木灰等,并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合理密植,可提早封垄以增强覆盖,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从而提高紫紫甘薯产量。 由于目前的紫紫甘薯新品种选育目标多是短蔓和茎蔓少发根的良种,所以,一般不提倡翻蔓。但在连续大雨后或连绵阴雨天,会引发紫甘薯茎蔓徒长和滋长新根,这会增加营养损耗,并且中后期的新根难结薯,就算成薯也小,应适当翻蔓控长和抑制茎蔓长根。翻蔓应是提蔓断根,轻放回原位,不可翻乱茎叶的原有正常分布,特别是茎叶反放,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会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产量。
|
|
|
|